close

        112年8/19-8/20兩天MoNa麻麻參加了桃園市立圖書館新總管的講座「為孩子說個好故事」。

    在這兩天中除了學到和體驗到信誼基金會兩位閱讀推廣講師 金尚芳老師和 蕭慧芬老師說故事的方法及魅力,還有認識了許多朋友,有褓母、地方媽媽、幼兒園老師、圖書館說故事老師、退休特教老師等喜歡說故事給孩子的朋友們。

68C31B51-DE51-49E5-8266-23CC02BA32C0

    在這兩天講座中,老師們只要在上課前都會帶著我們先動一動(教了許多適合與小朋友一起跳得律動歌曲,如:從頭動到腳),讓學員們在上課前先醒一醒。課程中,也教了許多手指歌謠以及告訴我們如何讓手指謠變成親子互動的歌曲。還有,示範如何在台上說圖畫故事書時讓孩子們更能參與繪本的互動,以及如何做圖畫故事書的延伸活動。

F9CC836D-068D-4644-B412-A96434663CC3

↑上課練習手指謠

9C0D2F4B-C98D-4944-8095-DEA91872F248

↑去台上試講繪本

     之前,剛好MoNa麻麻有閱讀關於早期閱讀之書籍<零歲起步-03歲兒童早期閱讀與指導>,想說一併跟大家分享重點及心得,歡迎有其他想法的人一起提出討論喔!

   其實,大部分家長都知道小孩閱讀很好,也會嘗試讓小孩閱讀,但卻不知道

1. 該怎麼讓小孩喜歡上閱讀這件事?

2. 該怎麼與小孩閱讀繪本?

    MoNa麻麻也是位很重視兒童閱讀的媽媽,因此對小孩閱讀也琢磨很多。覺得這本書不錯的點是把閱讀這件事做了許多分類(閱讀的行為、閱讀的書籍、閱讀的方式等),讓閱讀這件事顯得更有條理且有系統。

 

{多元閱讀教育的觀念}

 閱讀情境:想讓孩子喜歡閱讀,需要讓小孩先愛上讀書的氣氛。

 →作者提倡 把書放在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並營造一個自在有趣的閱讀情境。

MoNa麻麻也是屬於這一派的,所以家中也是到處都有書及繪本,除了廚房與浴室以外

 閱讀互動的建立:閱讀繪本必須繪本與人的體驗有串連,才能產生樂趣和意義。

引導孩子 選書、看書、讀書→ 發問、討論、思考 → 有自己

→在這周的兩天演講中,老師們也有提到親子共讀的成功關鍵之一是「選書」!

選書需要考量:孩子的發展特質生活經驗學習需求閱讀經驗及興趣,以及閱讀內容的多元性與均衡性

→圖畫書類型大致分為 感官動作(如,翻翻書、觸摸書)、語文學習、認知學習、生活能力、社會情緒及想像創意。

 

 

        書中寫到「對03歲兒童進行圖畫書閱讀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從而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當孩子剛喜歡上閱讀時,可能會請家長反覆地唸一本書,那時孩子們正在享受著與大人的親子閱讀時光喔!

 

03歲兒童早期閱讀的基本特點}

引導孩子

1. 對畫面中的角色形象進行觀察和閱讀。

2. 對畫面中的角色動作進行觀察和解讀。

3. 透過畫面的閱讀來理解圖畫書的內容。

4. 對畫面中角色之間的連結和關係進行閱讀和猜想

書中寫到 03歲孩子閱讀圖畫書的特點:

1. 他們需要連結自己的生活經驗才能理解圖畫書的內容。→所以在為小孩挑選繪本時,需符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興趣。MoNa麻麻在與MoNa共讀時,也經常將繪本與他們的生活經驗做連結,此時會發現MoNa與我在共讀時的對話與互動多變多了~

2. 注意力時間較短(2歲孩子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度約7分鐘;3歲為9分鐘):想保持他們的注意力就要找到他們的興趣點,並不斷地提起興趣點。→因此在共讀時,大人除了講故事外還要不時觀察自己的孩子狀況喔!

3. 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策略:關注畫面細節分、理解書中人物的情緒變化等。←這是屬於共讀比較後期的部分。

#一起玩閱讀 #歡樂時光 #珍惜陪伴

 

{圖畫書親子閱讀的互動類型}

 -平行式的親子閱讀:大人太專注於書的內容(例如:照著書念故事),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偏離式的親子閱讀:無視或忽略書中的文字;誤讀書面內容、過多無意聯想(游離於故事之外)。

 -合作式的親子閱讀(對話式的親子閱讀):可以與孩子圍繞圖畫書故事展開有效交流的親子閱讀形式。

 

​​​​​​​​​​​​​​對話式的親子閱讀可採用五種提示方式CROWD

  • C(completion):讓兒童將句子補充完整。
  • R(recall):對兒童讀過的內容提問。
  • O(open-ended):將重點放在書中的插畫上,沒有唯一正確答案。
  • W(5-wh問題):封閉型提示。
  • D(distancing):讓兒童將書中的內容與兒童的實際經驗連結起來。

↑這個部分適合已經有一陣子共讀經驗的家長與孩子使用,剛開始要與孩子共讀時,建議以隨著孩子的步調為主,孩子關注的地方在哪,大人就說哪或附近的事物即可,讓孩子喜歡上閱讀。

 

{促進閱讀活動中親子互動的策略}

1. 保護孩子發問的積極性:要給予孩子回饋;針對需較長時間回應的問題,可以先跟小孩說:「我知道你的問題了,等說完故事後我再跟你說。」,以維持故事的流暢性,但也要務必記得說完故事後回應孩子的問題。 

但若是面對剛開始接觸繪本的孩子,MoNa麻麻建議大人先以孩子關注的點來給予語言,並不強求一定要全部看完,和依照順序看完,要先讓孩子對繪本有興趣為主。待孩子對繪本有興趣後,自然會對繪本裡的內容有愈來愈多的好奇,到時再更改與孩子共讀的方式。

2.  啟發拓展的提問:不要將提問變成對孩子的考試。

* 少問知識性的問題,多問經驗性的問題

* 少問封閉性的問題,多問開放性的問題

* 少問教育性的問題,多問情感性的問題

例如:你喜歡這本書嗎?你覺得書裡哪個地方最有趣?

→書中的這部分,MoNa麻麻覺得應該是為了讓孩子在與大人共讀時有參與感,而在這兩天的講座中老師們也有提到,其實要讓孩子們(尤其是小小孩)有參與感不一定是回答問題,而也可以是動作(如:跟繪本作一樣的動作)和聲音的回應!

 

3. 鼓勵情節內容的再現和表現

* 扮演圖畫書中的表情

* 做圖畫書中的動作

* 演練圖畫書中的對話

* 玩圖畫書中的遊戲

* 扮演圖畫書中的故事

#對話式閱讀 #親子閱讀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陪伴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もな麻麻 的頭像
    もな麻麻

    MoNa麻麻 的部落格

    もな麻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